大家中午好,现在是8月30日,星期六,再过两天,日历就要翻到九月,到时候早上出门会看见草叶上凝着小露珠,菜市场里该有新鲜的板栗上市,妈妈买菜时会顺便买串紫莹莹的葡萄,说 “这是八月最后一批甜葡萄,再不吃就得等明年了”。八月就像悄悄收摊的摊主,把夏天的热闹、燥热慢慢打包,再给秋天留个温柔的开头,等着风里飘来桂花香,等着街头巷尾飘起糖炒栗子的甜,只不过这份八月末的温柔里,天气并未完全 “慢下来”。
换季时节的雨总来得不声不响,今天(8月30号),新一轮降雨过程即将展开,覆盖范围横跨南北,从华南沿海到东北山林,从西南河谷到江淮平原,多地需警惕强降雨影响。具体来看,广东西南部(湛江、茂名一带)、广西南部(北海、钦州等沿海区域)、海南岛南部(三亚、乐东等地)将迎来明显降雨;东北方向,吉林东南部(通化、白山沿线)、辽宁东部(丹东、本溪附近)雨势尤为突出,有大到暴雨,局地还将遭遇 100到130 毫米的大暴雨。
除此之外,华北、黄淮及江淮区域也在降雨影响范围内:山东东部(威海、青岛等沿海城市)、江苏北部(徐州、连云港一带)、安徽中南部(合肥、安庆周边)、河南西部(洛阳、三门峡沿线)与东南部(信阳、周口等地)、湖北东北部(黄冈、孝感附近)及西部(十堰、宜昌一带),均会出现大到暴雨天气。
到了明天(8月31号),黑龙江西北部和东南部、吉林东部、辽宁东北部、新疆北疆阿勒泰和沿天山地区、山东半岛东部、江苏中南部、安徽中南部、湖北大部、重庆中北部、广东南部沿海、海南岛等部分地方有中到大雨,其中这一天雨带北抬,降雨核心分布在东北的吉林东部、辽宁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或大暴雨,降雨量也是达到了100到130毫米左右。
若把时间线拉长,从 8 月 30 日到 9 月 8 日这 10 天,我国多地将迎来一段降雨集中期,雨带覆盖范围广、累计雨量大,且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,不同区域需根据雨势特点提前做好防范。
先看整体降雨分布,西北地区东南部(像甘肃东部、陕西北部)、黄淮地区(河南大部、山东南部)、江汉平原(湖北中部)、江淮西部(安徽西部、湖北东部),以及四川西部(甘孜、阿坝一带)和东北部(达州、广元附近)、云南西部(大理、保山沿线)、西藏东南部(林芝、山南等地),这些区域的累计降水量普遍能达到 50~80 毫米。
其中,辽宁东部(丹东、本溪附近)、吉林东南部(通化、白山一带)、陕西南部(汉中、安康沿线)、四川盆地北部(广元、绵阳附近)这四个区域,雨势会格外强劲,部分地方累计降水量能达到 100~130 毫米,局部甚至超过 150 毫米。
上述大部分地区的降雨量,会比常年同期偏多 5~8 成,局部甚至偏多 1 倍以上 —— 简单说,往年这 10 天可能只下 2 场中雨,今年可能要下 3~4 场大雨,雨水 “密度” 明显增加。比如云南西部,往年同期累计雨量大都是 30~40 毫米,今年可能要翻倍,当地的橡胶林、茶园要防范枝叶被雨水打落,种植户可提前加固树干支撑。
要是农历八月里突然响起轰隆隆的大雷声,那接下来可能要遭遇一场长时间的干旱,“一百八” 指的就是一百八十天左右,差不多小半年的时间,地里的庄稼、家里的饮水都可能受影响。
为啥八月打雷会跟大旱挂钩呢?按老辈人的观察,农历八月已经过了盛夏的多雨期,本该是天气逐渐转凉、雨水慢慢减少的时节,这时候的雷和夏天的雷不一样 —— 夏天打雷多伴着暴雨,是暖湿气流旺盛的正常现象;八月打雷,往往代表着大气环流出了 “偏差”,可能暖湿气流早早就退了,干冷空气却迟迟不带来雨水,导致后续长时间缺雨。
对种地的人来说,这可不是小事。要是真旱上一百八十天,冬小麦播种时会缺墒(土壤里的水分),种子发不了芽;地里的油菜、蔬菜会蔫掉,就算勉强活下来也长不好;家里的水井可能会水位下降,连日常饮水都得省着用。所以老辈人一听见八月打雷,就会赶紧检查家里的储水缸,提前给地里挖好蓄水沟,尽量为后续的干旱做准备。
接下来几天雨多,不管是在家留意窗台漏雨、出门避开积水路段,还是种庄稼的朋友提前疏通田沟、都记着多留意实时天气预报 —— 毕竟秋雨季的天气变快,早准备总没错。等过些日子白露来、桂花香,咱们再聊聊秋天的新景致、新农事,到时候接着说~